
如何选购有机肥(二)-看发酵
给作物下有机肥,和给孩子吃饭,是一样的!!!
上一期我们讲了有机肥的原料,这些原料,就类似于我们给孩子吃饭的食材,而发酵就类似于烹饪。食材要好,烹饪也要做好!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吃的健康,长的好。
给作物下有机肥,也是一样,原料要好,发酵也要做好,才能让作物更健康,长得更好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食材中的大米、白面就相当于,有机肥原料中的秸秆、谷壳、果壳、糟渣这类含碳量高的原料。食材中的肉、鱼、蛋、奶等,就类似于有机肥原料中的畜禽粪便、饼粕、肉骨粉、鱼蛋白这类含氮量高的原料。
饭要好,食材先要好。有机肥好不好,原料先要好。
我们给孩子吃饭,不能直接吃生大米、白面、生肉、生蛋,生吃食材不仅仅难以消化,并且可能含有病菌,我们需要通过烹饪,来杀菌、增香,让食物更安全,更好吃,更容易消化。
给作物下有机肥也是一样,我们不能直接给作物去吃“生”的原料,要通过发酵腐熟,杀灭原料中的病原菌、虫卵、杂草种子等,作物才能够更健康,通过腐熟发酵,将大分子的原料,分解为腐殖质和小分子物质,这样作物才能更好的吸收,才能长的更好。
食材虽好,没有烹饪,不能给孩子吃。有机肥原料虽好,没有腐熟发酵,也不能给作物用。
所以,选购有机肥,一看原料,二看发酵。
发酵,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。 例如有,馒头、面包、酱油、醋、白酒、啤酒、酸菜、酸粥、酸奶等,这些都是发酵的产物。
发酵就是细菌、放线菌、真菌等微生物,对有机原料,进行生物分解活动。
发酵的微生物活动中,分为好氧发酵、厌氧发酵两种形态。顾名思义,就是需要氧气和不需要氧气两种。不过,在这中间,还有一种既可以好氧,也可以厌氧的兼氧型。
有机肥的发酵,主要是对我们上一期所说得有机原料,通过人为控制发酵条件,进行堆肥的好氧发酵。
在堆肥发酵的时候,有机原料必须要达到55度到65度的温度,而且要在这个温度持续几天。因为这个温度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病原菌、杂草种子、虫卵。防止这些有害物质,随着肥料进入农田,给农作物带来病害,污染土壤。
如果遇到使用有机肥之后,杂草变多,线虫变多,生病变多的现象,那大概是使用了,没有做到高温发酵的有机肥。
有机肥的原料,都是一些大分子物质,很难被植物吸收,只有通过充分的发酵腐熟,才能够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和腐殖质。
形成的腐殖质能够改良土壤,形成团粒结构,解决土壤板结,增强保水保肥的能力,让土壤更疏松透气。
同时充分的发酵,也是为了防止肥料进入农田之后,进行二次发酵。
像畜禽粪便类、饼粕类原料,氮元素含量比较高,在农田里二次发酵,会造成烧根烧苗。
像秸秆、谷壳果壳这类碳元素比较高的原料,在农田里二次发酵的时候,微生物活动需要大量氮元素,会和农作物争夺氮,导致作物根系周围缺氮,造成作物生长停滞和叶片发黄。
所以,吃饭,食材要好,烹饪也要好。
选购有机肥,原料要好,发酵也要好。
那么,如何做好发酵呢?
我们给孩子吃饭,不能只吃大米、白面,也不能只吃肉、蛋、鱼,要做到荤素搭配,才能更健康,长的更好。 给作物吃的有机肥,也是要荤素搭配比较好,碳高的原料就是素食,氮高的原料就是荤菜。这个涉及发酵的关键因素,碳氮比,如何做好发酵?碳氮比很重要,我们下期再讲。请关注。谢谢!